会员登陆  密码  新用户注册
主页    水果保鲜首页    花卉保鲜首页    蔬菜保鲜首页
保鲜理论基础     保鲜理论   生理病害   侵染病害   采收处理   预冷保鲜   包装保鲜   保鲜冷库   保鲜药剂
蔬菜保鲜流通     蔬菜简介   蔬菜栽培   采收分级   保鲜处理   包装选择   贮藏运输   病害损耗   营养保健
保鲜设备设施     预冷设备   包装设备   搬运设备   制冷设备   气调设备   加湿设备   催熟检测   运输设备
保鲜项目兴建     数据调查   可行分析   建厂方案   财务分析   管理流程   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   风险分析
您现在的位置是:关键技术

 

 

 

黑龙江农科院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文章加入日期:20121118

 


 

中国经济网哈尔滨1113( 记者倪伟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如何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长韩贵清。

 

记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及地位怎样?

 

韩贵清:黑龙江省农科院这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产学研结合,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向三农转化,为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和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今年黑龙江实现粮食总产125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粮食总产、增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四个第一的省份。其中,全省70%以上直接向三农转化的科技成果和80%以上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是由省农科院提供和推广的。

 

记者:农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创新理念?

 

韩贵清: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龙头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肩负着为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创新成果支撑的重要使命。黑龙江省农科院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提出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理念,构建起从科研到生产、从生产反馈到科研,互动共赢的一体化农业模式,使全省农业提高到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8.5%提高到61.5%

 

记者:农业科技成果怎样实现创新转化的?

 

韩贵清: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开展科技创新,创造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近年来,省农科院70%以上的课题思路来源于农业生产一线。省农科院率先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了大豆、玉米、水稻、畜牧等12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的五大粮食作物超级良种良法大面积示范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了农作物新品种育种与栽培、寒地果树蔬菜育种与栽培、黑土保护与利用、奶牛高效可持续生产体系等一大批优秀成果。2003年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9项,育成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76个,应用面积占全省70%以上,每年为全省农民创造效益100多亿元。

 

成果留在农民家,就是重视成果转化应用。省农科院开展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在黑龙江省建立起建设示范园区、设立专家大院、实施科技致富项目、开展科技培训院县共建等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被农业部列为十大农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推广。院县共建专家大院被写入2012年中央1号文件。由省农科院指导的肇东市50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被誉为黑龙江旱作农业第一田

 

中国经济网

 

 


 

E-mailszyk@163.com

 

参与评论:

留言本空

 

关于我们 | 网站招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商务留言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深圳市杨林科技有限公司 E-mail:szyk@163.com
[N-dataSyste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