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柑桔鲜果检验标准(3)
(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GB 8210—87
6 检验结果和填制结果报告单
6.1 检验结果有效数字的规定
腐烂、理化项目:0.01%;
其他各项目:0.1%。
检验结果有效数字后数字,按GB 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 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中数字修约规则进行修约。
6.2 结果报告单:检验完毕写出检验结果报告单,内容包括使用方法及检验结果和可能影响结果的其他因素。
6.3 证书列注:按合同要求列注,须转运口岸发证,产地局发合格鉴定单。证单内容:
包装
外观质量
腐烂和其他严重缺陷果
一般缺陷果(不合格果)
等级、规格(组别)
其他项目根据合同要求列注
运港澳合同不需证书者,填发放行单。
附 录 A
可溶性固形物与温度的校正表
(补充件)
温 度 ℃
|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
|
应 减 去 之 校 正 值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
|
0.54 |
0.58 |
0.61 |
0.64 |
0.66 |
0.46 |
0.46 |
0.53 |
0.55 |
0.58 |
0.60 |
0.42 |
0.45 |
0.48 |
0.50 |
0.52 |
0.54 |
0.37 |
0.40 |
0.42 |
0.44 |
0.46 |
0.48 |
0.33 |
0.35 |
0.37 |
0.39 |
0.40 |
0.41 |
0.27 |
0.29 |
0.31 |
0.33 |
0.34 |
0.34 |
0.22 |
0.24 |
0.25 |
0.26 |
0.27 |
0.28 |
0.17 |
018 |
0.19 |
0.20 |
0.21 |
0.21 |
0.12 |
0.13 |
0.13 |
0.14 |
0.14 |
0.14 |
0.06 |
0.06 |
0.06 |
0.07 |
0.07 |
0.07 |
|
|
20
|
|
应 加 入 之 校 正 值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0.06 |
0.07 |
0.07 |
0.07 |
0.07 |
0.08 |
0.13 |
0.13 |
0.14 |
0.14 |
0.15 |
0.15 |
0.19 |
0.20 |
0.21 |
0.22 |
0.22 |
0.23 |
0.26 |
0.27 |
0.28 |
0.29 |
0.30 |
0.30 |
0.33 |
0.35 |
0.36 |
0.37 |
0.38 |
0.38 |
0.40 |
0.42 |
0.43 |
0.44 |
0.45 |
0.46 |
0.48 |
0.50 |
0.52 |
0.53 |
0.54 |
0.55 |
0.56 |
0.57 |
0.60 |
0.61 |
0.62 |
0.63 |
0.64 |
0.66 |
0.68 |
0.69 |
0.71 |
0.72 |
0.73 |
0.74 |
0.77 |
0.78 |
0.79 |
0.80 |
|
附 录 B
可滴定酸测定──酸度计法(参照法)
(参考件)
B.1 原理: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样液进行电位滴定,根据所耗碱液体积计算酸的含量。
B.2 仪器设备: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碱式滴定管,烧杯,移液管。
B.3 试剂:同5.7.7.3。
B.4 步骤:吸取稀释果汁(见5.7.7.4)50ml,放入150ml烧杯中,将调试准确的pH酸度计之甘汞玻璃电极,小心插入烧杯待测液中,开动磁力搅拌器(若无磁力搅拌器,可用玻棒小心搅拌,注意切莫碰撞玻璃电极末端小泡),开启酸度计读数钮,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迅速滴定至pH7,然后慢慢滴入直至pH8.1±0.2为终点。平行试验二次取平均值。同时作白空试验。
B.5 结果计算:同5.7.7.5。
附 录 C
抗坏血酸测定──二甲苯-二氯靛酚比色法(适用深色样品)
(补充件)
C.1 原理:用定量的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与试样中的抗坏血酸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多余的染料在酸性环境中呈红色,用二甲苯萃取后比色,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染料浓度呈线性相关,由剩余染料浓度用差减法计算抗坏血酸的含量。
C.2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50ml具塞试管等。
C.3 试剂
C.3.1 乙酸钠缓冲溶液(pH4.0):500ml150%乙酸钠溶液(250g乙酸钠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500ml)与500ml冰乙酸混合。
C.3.2 2%偏磷酸溶液:2g偏磷酸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C.3.3 2,6-二氯靛酚溶液:同5.7.8.3。
C.3.4 二甲苯:分析纯品。
C.4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7只50ml具塞试管分别加入5ml2%偏磷酸溶液(或2%草酸溶液)和5mlpH4.0的乙酸钠缓冲液,然后依次加入0.0,0.1,0.3,0.6,0.9,1.2及1.5ml2,6-二氯靛酚溶液,用力摇动5s,再向各试管中加入10ml二甲苯再激烈摇动20s,静置分层后,从各管二甲苯层中心吸取同体积萃取液,分别放入1cm比色杯中,在500nm波长下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无染料的试液作空白)。以吸光度为纵坐标,2,6-二氯靛酚溶液的毫升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C.5 样品测定步骤:吸取5ml稀释样液(见5.7.8.4)注入50ml具塞试管中,加5mlpH4.0的乙酸钠缓冲液和2ml染料溶液,激烈摇动5s。以下按附录C.4条操作。比色记录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上查出二甲苯层中2,6-二氯靛酚溶液的毫升数。整个操作应在30min内完成。
C.6 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抗坏血酸的含量。
抗坏血酸(mg/100ml果汁)=〔(V-V1)T/W 〕×100
式中:
T── |
每毫升2,6-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
V── |
本实验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ml; |
V1── |
由测定所得剩余染料溶液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W── |
样品果汁量,5×10/100,ml。 |
|